×
--中冶置业集团--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行业资讯
5月70城房价半数环比下跌
发布时间:2014-06-19 作者: 来源:每日经济新闻

 

    昨日(6月18日),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,5月份新建商品房方面,与上月相比,70个大中城市中,价格下降的城市有35个,持平的城市有20个,上涨的城市有15个。环比价格变动中,最高涨幅为0.3%,最低为下降1.4%。
 
    根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报告,5月份,70大中城市平均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价格指数为99.84,为自2012年6月以来首次降至100以下,较上月下降0.22个点,环比房价出现实质性下跌,同时指数环比降幅达到近39个月以来最大。
 
    多位房地产行业研究人士认为,在库存压力以及信贷收紧等因素下,目前开发商“以价换量”过程还远未结束,预计未来几个月环比房价仍将继续下跌。
 
    不过,现在谈及房地产会拖累经济崩盘为时稍早,在上周网易财经读书会上,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今年房地产不会爆发系统性风险,但局部风险可能会出现,导致系统性风险上升。
 
    房价环比两年来首跌
 
    自2012年6月以来,房价环比首次真正出现下跌。5月份,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跌幅0.16%,是自2012年6月份以来首次由涨转跌;同比涨幅5.6%,相比4月份大幅回落1.2个百分点。
 
    价格回调也是国家统计局昨日数据中的关键词。
 
    在全国70大中城市中,5月新房房价环比上涨城市数由4月的44个减少到15个,而环比下降的城市数则由4月的8个增加至35个。
 
    从环比涨幅的频率分布来看,5月新房房价环比最大涨幅继续收窄,最大跌幅则由4月的0.7%扩大至1.4%。5月份,二手房房价环比上涨城市数也显著下降,由上月的35个减少到19个,环比下降城市数增至35个。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分析师张旭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一手住宅市场5月房价下降城市数量环比出现大幅度增加,如果包含持平状态,价格止涨城市数量已近八成。
 
    国家统计局分析称,部分城市由于库存压力较大,购房者持观望情绪,一些房企推出促销优惠,导致房价有所下降。
 
    目前已披露前5个月销售情况的33家房企中,从完成年度目标来看,除恒大、万科等个别企业较好外,其余企业销售情况并不乐观,有21家企业完成年初目标不足三成。
 
    一线城市或全部降价
 
    5月份,一、二、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由涨转跌,跌幅分别为0.08%、0.14%、0.18%。一线城市中,仅北京房价环比仍上涨。
 
   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报告称,当前房价环比涨幅已步入“偏冷”区间,预期下半年将进入过冷区间,房价难以迅速掉头向上的主要原因在于库存。
 
    截至5月底,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监测的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25570万平方米,环比增长2.7%,同比增长20.1%。
 
    5月份,房价环比降幅最大的城市是浙江杭州,截至5月26日,杭州市区共成交4595套,而5月是传统的成交旺季,在4月开盘的楼盘中,半数楼盘的实际去化率不足三成。
 
    按照当前的住房销售速度,杭州楼市的库存量去化大约需要25个月,远高于近几年平均10个月的库存消化周期。
 
    张旭说,本轮调整的导火索来自高库存城市率先降价,整体市场库存高企的局面不会很快得到缓解,下行预期浓厚导致的需求冷淡会加剧供大于求的矛盾。
 
    链家地产预计,下半年,房价下降城市数量仍会增多,一线城市有可能全部进入降价阵营,高库存的三、四线城市风险增加。
 
    政策宽松步伐有望加快
 
    中国经济增长与房地产绑定较为紧密,房价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下降对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。
 
    稍早公布的数据显示,整个房地产数据均不乐观。
 
    今年5月份的房屋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0.8%,从金额来看,5月份房屋销售额同比下降11.3%,新开工总建筑面积同比下降12.0%。
 
    摩根大通报告指出,尽管供大于求的总体程度与2011年底类似,但有所区别的是,这已经由一个地区现象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问题。
 
    根据上述报告,目前西部地区的房屋供应指标由2011年的3.74上升到4.40,华中地区则由3.66上升到3.97。
 
    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测算,房地产投资占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5%,同时整个部门占2013年GDP的12.7%,GDP增长率的15.1%。如果加上对相关行业的带动作用,房地产行业可能贡献了大约五分之一的GDP。
 
    朱海斌表示,按照今年的趋势来看,房地产投资增长率很有可能比去年下降5个百分点左右,或拖累GDP增长率下降0.6个百分点。
 
    光大证券报告称,考虑到地产行业体量庞大,且其与很多上下游行业密切相关,地产销售和投资数据的持续恶化,将给政府稳增长带来较大压力。在政府稳增长态度坚决、房价上涨压力显著舒缓的情况下,地产政策放松将会是大概率事件。
 
    该机构报告称,在具体的政策操作中,加大信贷投放力度,通过“定向宽松”支持保障房建设以及放松限购、采取差异化的房贷政策等措施来稳定商品房市场,都将是政府可能的选择。
 
    伟业我爱我家副总裁胡景晖表示,5月底以来,密集的“分类调控”、“定向施策”显现出政府稳定市场的“托市”意愿,由于相关政策起效的滞后性,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将逐步发挥作用,促使楼市从“趋冷”转入“趋稳”并逐步复苏。
关于我们| 网站地图| 联系方式
电话:010-60958888 地址:海淀区马甸东路17号中冶置业集团大厦
版权所有@ 2012-2015 中冶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京ICP备09024670号-4 工信部备案号查询地址